第11章 在镇上


昨夜下了半晚的雨,今天显得格外的凉爽。空气里还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吃过早饭,跟家人打了招呼,许可就独自向着镇子的方向走去。

  镇子叫永和镇,距离村子并不远。

  在镇上读书的孩子,都是靠双腿步行,走的快的半个小时就到了。

  许可来到永和镇上,宽敞的街道边,一些小贩蹲着,叫卖着自己摊前的东西。

  有卖头绳发夹的,有卖芝麻花生糖的,还有举着糖葫芦的……

  听着悦耳的吆喝声,属于这个年代的气息,就越来越浓了!

  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都是低矮老旧的。没有后世的白墙黑瓦,只有清一色的水泥灰。

  电线杆都是木质的,非常紧密的竖立在路边,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密密麻麻一片。

  街上行人穿的衣服,也都是黑色,白色,灰色,蓝色,这几种单调的颜色。

  衣服款式大多都是衬衫,直筒裤,黑布鞋,板板正正,中规中矩。

  哪像在后世,街上总会有五颜六色的奇装异服。

  走着走着就走到一家工厂前,木质的牌匾竖挂在大门口,上面白底黑字写着:永和制衣厂

  看着这个五六百平方的制衣厂,门口还有门卫大爷守着。

  这就是村长小儿子许卫民上班的地方,毕竟镇上只有一家服装厂。

  想到后世那么多的衣服样式,许可整颗心都有点蠢蠢欲动。

  现在贸然的进去,肯定是不行的。这事还得找卫民叔帮忙。

  走着走着,迎面撞上来一对年轻的夫妻。

  两人穿着比较洋气,女的是灰色的连衣裙,腰上一根同色系的蝴蝶结。脚上一双黑色皮鞋。

  男的淡蓝色短袖衬衫,黑色直筒裤。脚上也是黑色皮鞋。

  女人的怀里,还抱着个漂亮的小女孩。大概五六岁的模样。

  小女孩在女人的怀里,显然有点喘不上气的节奏。小嘴微张着,小手捂着脖子,一张小脸也憋的通红。夫妻俩正着急忙慌往镇卫生院赶。

  在他们经过许可身边时,她急忙的喊道:“是不是被东西卡住喉咙了?我有办法。”

  没等夫妻俩缓过神,许可忙抢过孩子,让小女孩背对着她,双臂环抱住小女孩的腰部,使她上身前倾,然后一手握拳,拳眼放在小女孩的脐上两指的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连续,快速,用力的按压,一下,两下,三下,四下,直到第八下的时候。

  听到小女孩“呕”的一声,一颗花生米“噗”的掉在了地上。紧接着传来小女孩嘶哑的哭声。

  夫妻俩看着女儿哭出了声,才一下子缓过神来。

  因为许可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抢孩子,用海姆立克救人,到孩子哭出声,才用了一分钟不到。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都发出连连的惊叹声:“哦呦,这个小姑娘,厉害了!”

  “对呀,一开始还以为她只是想出风头呢!”

  “厉害了,真的把小孩子救过来了!”

  夫妻俩抱着孩子,对许可是千恩万谢。

  孩子的妈妈更是拉着许可的胳膊,不让她离开。

  一定要让许可去他们家,认认门。

  没办法,许可只能被拉着去了他们家。

  在路上相互认识才知道,小女孩的爸爸叫钱建民,是永和制衣厂的厂长。

  他的老婆叫何美华,是镇上的小学老师。两人结婚七年,有个刚满五岁半的女儿叫钱菁菁。

  走了十几分钟,来到他们一家三口所住的小区。

  一个只有两个单元的三层楼小区。在单元楼的一侧,还有个用黑砖砌成的院墙。

  走上二楼,何美华掏出钥匙开了门。

  那是一间一室一厅,约四十几平方的房间。做饭的地方是在阳台,那里有被隔出来的一小块,用布帘挡着。厕所用的是楼下的公共茅厕。

  这个小区住着的,都是制衣厂的员工。这里是制衣厂给的福利房。

  钱建民作为一厂之长,住房条件还算最好的。

  很多普通员工,一家五六口或者七八口人,只能挤在二三十平的单间里。

  夫妻俩火急火燎的,买菜,摘菜,做饭,一个半小时后,五菜一汤就端上了桌。

  有土豆烧鸡,肉末茄子,红烧鲫鱼,红烧肉,丝瓜炒笋干,还有西红柿鸡蛋汤。

  钱建民夫妻俩是真的非常感激许可。

  如果没有她,女儿菁菁的命,肯定是没了!

  女儿没了,那他们这个家,估计也要散了。

  一顿饭吃下来,发现两口子都是比较温和健谈的人,没有后世人的弯弯绕绕,相处起来很是舒服自在。

  小女孩菁菁也活泼可爱,甜甜的喊着“可姐姐,可姐姐”

  许可的整颗心都要被她萌化了。

  下午两点,出了厂区的家属楼。

  许可找了个隐藏的地方,把何美华塞给她的包裹,偷偷的丢进了空间。

  解放了双手,她背着个斜挎的布包,悠哉悠哉的逛了起来……

  逛着逛着,突然,街道对面传来了一道年轻的男声:“许可?”


  (https://www.xlwxsww.com/1507/1507571/1111109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