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 > 第376章 吴军过江,谁笑的最开心?

第376章 吴军过江,谁笑的最开心?


第376章  吴军过江,谁笑的最开心?

        储把总又惊又怒:

        “西,西门大官人,您这是要做什么?”

        身材魁梧高大的西门大官人,眨了眨眼睛,

        笑道:

        “有桩泼天的富贵,就看你愿不愿意抓住喽。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我是南边派来的人,身居四品。储兄你是个人才,区区绿营把总委屈你了。弃暗投明吧,日后飞黄腾达了,别忘了拉小弟一把。”

        “这,这~”

        见这家伙又惊又喜,西门大官人又低声说道:

        “你今天夜里把石闸门破坏了,让江水倒灌进来。事后报酬500两。”

        ……

        “事成之后,储兄带着家人一起去江南,吃香喝辣,买房置地。这顶戴嘛,至少是个从五品。”

        储把总犹豫了片刻,咬牙道:

        “行!”

        西门大官人欣慰的拍着他的肩膀:

        “这就对了嘛。富贵险中求,何况你这富贵一点都不险。最多2天,我吴国百万大军就会从此处登岸,狂飙江北。”

        西门是假姓。

        实际上,他是刘署长麾下的四大干将之一,希恭恕,松江人。

        希,这个姓氏比较少见。

        在江苏松江、湖北监利、四川长寿等地有分布。

        希恭恕属于非典型江南人士,心狠手辣,高大肥壮,杀人如麻。

        原先是松江的帮派分子,手里有好几条人命,犯案在逃,后被刘千看中收进了情报署。

        ……

        黄昏之前,

        储把总带着3个陌生汉子,还有1头羊回到了驻地。

        石闸旁的几间小破屋,就是这一汛兵的驻地。

        他强打精神,高声吼道:

        “人呢,今晚开荤,还不快牵去收拾了?”

        一群汛兵欢喜的牵过羊,口中奉承:

        “还是把总大人疼小的们。”

        “这是江都粮台赏赐的,说咱们驻守江防辛苦。哦对了,这几位是新来的,以后就是一個汛的弟兄了,多多照应。”

        在一片欢天喜地中,

        储把总掩上了屋门:

        “3位,接下来怎么办?”

        “河豚,储大人不陌生吧?”

        “是,是。”

        储把总擦着汗珠子,心想:只能苦一苦弟兄们,用弟兄们的血染个红顶子了。

        ……

        “你手底下一共多少人?”

        “40个汛兵。”

        “其他人呢?”

        “在石闸上执勤。”

        “都叫回来。”

        “是。”

        傍晚,太阳逐渐昏暗。

        驻地肉香四溢。

        按照规矩,第1碗羊肉汤肯定是要献给储把总。

        他把肉捞吃掉了,然后把早已备好的河豚肝脏、卵扔了进去。

        端着碗,走到大锅前。

        哗啦,倾倒下去~

        嘴上还说道:

        “再煮会,还差点火候。本官在外边吃饱了回来的,就不和你们争了。”

        “这么一只瘦羊,扒皮去骨后也没几斤肉了。待会本官亲自掌勺分肉,公平公正嘛。”

        ……

        天色已暗。

        40兵丁眼巴巴的端着海碗,排队。

        储把总挨个给盛满,分的很公平,确保每个碗里都3块肉,还有满满的汤。

        没人忍得住鲜美羊汤的诱惑。

        院子里,

        满是稀里哗啦的粗野进食声。

        储把总艰难的挪着步子走进屋子,坐在桌旁沉默不语。

        扑通,

        外面陆续传来有人重重倒地的声音。

        “可以了吧?”

        “储大人,您先请。”

        储把总缓缓抽出雁翎刀。

        3名陌生汉子,也各自抽出了藏在靴中的短刀~

        ……

        4人手持利刃,望着满院子表情惊恐的汛兵。

        神经毒素发作的很快。

        肢体无法动弹,嗓子没法发出声音。

        少数还能爬行的顽强兵丁被他们逐一用刀子结果掉。

        望着满院子的尸体,储把总心一横:

        “这样可以了吧?”

        “储大人前程无量。到了江南必然加官进爵,财源滚滚。”

        4个趁着夜色摸上石闸,将相隔2里的两道闸门全部打开。

        然后,

        又把控制闸门的装置破坏掉。

        汹涌的长江水疯狂内灌,在夜色中不断攻城略地,淹没周边低洼区域。

        ……

        远处荒野,

        来回踱步的希恭恕望着闸门上,原地挥舞了3圈的火把,如释重负。

        “汇报,渡江计划第一步已完成。”

        而清军炮台浑然不知,

        直到后半夜,

        两翼低矮处的军营帐篷被水淹了,兵丁们拎着衣服靴子大喊大叫。

        众人这才发现,水从后面涨上来了。

        军官们的第一反应:

        “洪泽湖发水了?还是淮河发水了?”

        “不对吧,淮安、徐州今年都旱的很。哪儿来的洪水?”

        忙活了1个时辰,

        清军基本确定这不是洪水,而是长江倒灌内涝。

        好在水位只是涨到了膝盖以上,腰部以下,就不再上涨了。

        炮台安然无恙,但军营里却没法呆人了。

        5里外的一处芦苇荡,

        突然失火了。火烧的很旺,在黑夜里特别醒目。哪怕在对岸都能看到那冲天的火焰。

        ……

        次日清晨,

        清军错愕地发现船闸坏了。

        抢修无望,而且更糟糕的是驻守闸门的汛兵全被人弄死了。

        “快,向上禀告,吴军肯定要在江都登陆。”

        炮台守备做出了最正确最及时的反应,他派出了12路传信兵,有涉水走路的,有骑马的,有便装绕道的。

        目的就一个,尽快求得援兵。

        午时,

        太阳热辣,弓弩兵们接近崩溃边缘。

        头顶烈日,下泡江水,人受不了。

        士兵们鼓噪着要求撤退,离开这片内涝地。

        炮台守备不许,然而弓弩手们以弓弦被泡水为由强行离开。

        手无寸铁,打个鸟仗。

        众人骂骂咧咧,涉水离开。

        “打个p,吴军要是1天不来,2天不来,我们都就傻站在水里等?”

        ……

        夜里的芦苇荡失火,就是事先约定的出兵信号。

        2艘嵇康级炮舰,2艘火力支援舰,3艘运输船开始渡江。

        水师副总指挥,韦子龙亲自坐镇。

        此次做渡江先锋是水师独立行动,登岸的步兵是水师陆战队。

        船队快接近北岸时,

        望见沿江烽火台狼烟一根根燃起,一眼看不到头。

        船队在观察炮台,炮台清军也在观察船队。

        然而,

        船队却没有强行驶入大运河的东入江河道,而是又向东航行了2里,放下了二十几艘小船。

        ……

        划桨小船,灵活迅速。

        靠岸后,士兵们肩拖着小船继续前进。

        进入内涝区后,坐上船继续划桨。

        “大家小心,别触底了。”

        众人划桨不敢太猛,直到清军炮台出现在视线内,小船连忙四散开来。

        炮台清军忙碌乱窜,大呼小叫。

        很快,炮弹呼啸而至,激起浑浊的水柱。

        <div  class="contentadv">        然而,清军糟糕的炮术加上小船灵活分散,战场的天平逐渐倾斜。

        失去了步兵的掩护,炮台怯于近战的劣势暴露无遗。

        陆战队仅仅付出了4艘小船的代价,就成功抵达炮台下。

        ……

        火枪对轰,攀爬与反攀爬。

        厮杀了一盏茶的工夫,

        清军胆寒了~

        孤军抵挡敌军,对于绿营兵来说不太现实。

        大部分人当场投降,少数人涉水逃跑。

        陆战队控制炮台,插上了水师军旗。

        半个时辰后,

        韦子龙登上炮台,清点损失。

        这一仗,陆战队共计战死31人,伤22人,堪称惨烈。

        好在,

        终于控制了一块登陆场,达成了目标。

        “抢修闸门!构筑防线!”

        “确定不少于4处大船可登陆地点,快。”

        ……

        希恭恕搂着储把总的肩膀,依依惜别。

        目送着他全家上船,挥手告别~

        “储兄,胜利后,我们江南见。”

        “西门大哥,我杀猪宰羊等着伱。”

        剧本似乎很熟悉,和当初胡之晃拿到的剧本差不多~

        然而,

        剧情从来都是千变万化的。

        船行至江心,画风突变。

        在4杆火枪的威逼下,储把总和家人被集中驱赶至船头甲板,磕头如捣蒜。

        枪声响起~

        硝烟被江风吹散。

        几名情报署探子一边装填火枪,一边用余光观察江面。

        ……

        突然,

        有人冒头呼吸空气,瞬间被霰弹命中,血水翻涌。

        “处理干净了。”

        “回去复命吧。”

        汉子们有说有笑,划着渔船返回江北。

        对于杀人如麻的他们来说,这一趟任务太轻松了。

        希恭恕是个笑面虎。

        他压根就没想兑现承诺~

        500两报酬?还全家移居江南?姓储的你也配?

        区区一个把总,实在是没必要重视。

        如果策反知府、大士绅一类的,还是要遵守承诺的,甭说500两,5万两也可以兑现。

        如今吴国财政紧张,情报署经费更紧张,留着500两给出生入死的弟兄们分分也好。

        即使署长知道了也不会怪罪。

        希恭恕很了解刘千的脾性,灭口可以,灭口不干净败坏了名声他才会大发雷霆。

        ……

        傍晚时分,

        闸门修复了一处。

        清军拦截入江口的十几根铁索也被炭炉烧软后,以巨斧砍断。

        水师战船终于可以放心的驶入运河河道了。

        韦子龙下令:

        “除去必须水手,其余人全部登岸,分发火枪刺刀,速速构筑阵地。”

        这一夜,所有人都没敢睡觉。

        直到上午,望见后方江面白帆点点,才松了一口气。最危险的时刻,过去了。

        海兰察的反应出乎意料,

        他知道吴军先锋登陆后,只是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包括整军备战、兵丁和衣而睡,武器不能离手。

        包括重申赏银规格,战场纪律。

        以及把军中病患往北边送,改善士兵伙食,增加战马的精良配比。

        唯独,

        没有像李郁所担忧的那样“出动大批马队,佐以火炮,疯狂压缩登陆场,把吴军先锋赶下长江”。

        ……

        从杭州到京口,江南运河史无前例的繁忙。

        数不清的船只,白帆遮天蔽日。

        桅杆上悬挂着“军需”的明黄旗帜,整齐划一。

        沿途,

        船队每到一码头,就有无数摆摊卖水卖饭的老百姓拥来做生意。

        一名杭州商人站在船舷,激动的挥舞着双手:

        “盛世,3000年从未有过的盛世啊。”

        其余船的商人纷纷附和。

        数不清的军需单子,接不完,真的接不完。就和捡钱一样容易,只需要把货生产出来,然后送到地方,就能得到报酬。

        “仁兄,你这批货价值几何?”

        “不多,5000两。”

        “那你这一趟,能挣个1500两。”

        “差不多吧。”

        如此坦率,不是因为他们真诚,而是吴国的军需单子相对透明。

        经济大臣范京曾经公开说过:

        “陛下有旨,保证商人3成的利润。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

        ……

        “你这摊子还有多少饭菜?老爷我全包了。”

        “老爷,这里够20个壮汉吃的,一共算您3两可以吗?有荤腥有油水,搭上这白米饭,可香了。”摊贩很热情,揭开锅盖展示他的饭菜。

        “抬上船。”

        “好嘞。”

        船上有碗筷,水手们各自盛满饭菜大口吃了起来。

        主家挣钱了,伙食就大方。

        开船前,

        还把一个烤烧饼的摊贩刚出炉的烧饼全部包圆了。

        码头周围,人人忙碌,眉开眼笑。

        这段时间许多附近的村民挣出了种田几个月的收入。

        “走嘞。”

        船老大一声悠长的吆喝,水手们齐刷刷响应。

        船队行驶到京口,气氛就不一样了。

        岸边巡逻的骑兵,码头站岗的士兵,扼守入江口的炮台,飘扬的吴军旗帜。

        无一不在告诉所有人,战争不远了~

        ……

        一名骑兵军官大声吆喝道:

        “有没有愿意驾船渡江的,一趟来回,每人2两。”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冷了场。

        有几名船老大窃窃私语。

        “老顾,能不能去?”

        “不好说,江南是咱吴国的地界,江北还在鞑子手里。”

        “一个来回也就大半天。2两,真不算少!”

        几人拿不定主意,决定去询问一下见多识广的货主。

        货主刚拿到了加盖了鲜红印章的收货凭证,心情大好。

        听完众人的担忧,

        他指着旁边停泊的船,问道:

        “这一船应该都是军用干粮,有咸肉、有干菜、烤馕。你估计值多少钱?”

        “至少800两。”

        货主压低声音:

        “你们这些人绑在一起有船上的货值钱吗?你以为当官的傻吗?拿银子打水漂?”

        众人焕然大悟。

        连忙主动报名,参加这一次渡江行动。

        ……

        谭沐光坐镇京口,

        第一批渡江物资是轻型火炮、火药枪子、工兵铲、拒马。

        船队共计20艘,一半旧船,一半新船。

        2艘水师战舰前后护航。

        船队离开京口驶入长江后,向下游航行,顺水飘。

        飘出去几十里后,调整方向,顺势进入扬州段大运河东水道。

        京杭大运河的运输难点有很多,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过江难题——南北入江口需要对齐吗?

        古人是这样解决的。

        大运河在扬州段分叉,分为东水道和西水道。

        船舶向北航行,离开京口后,借助江水往东流的力量,顺势进入东水道。

        船舶向南航行,则是走西水道进入长江,然后一样借助江水向东流的力量,顺势进入江南运河。

        设计十分精妙!

        【作者不擅绘画,只能奉上手绘幼儿版示意图】


  (https://www.xlwxsww.com/1638/1638446/11435499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