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 > 第831章 千禧年数学难题

第831章 千禧年数学难题


在周庆之的开场之后,自然就轮到作为出席领导的张洪飚讲话。

    他这一讲,下面民航局的几个人脸色就更黑了。

    常浩南毫不怀疑,如果不是更上级领导直接拍板,恐怕C808连巴蜀航空这第二个启动用户都不太能找的见。

    不过,这也不重要了。

    毕竟,当年之所以会单独成立民航局这么一个单位,并不只是为了管几个航空公司。

    更重要的是想靠它来统筹整個华夏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

    结果你统筹来统筹去,一顿操作猛如虎。

    最后20年成绩不如隔壁两年。

    那现在既然这后一半职能已经被交给了科工委,那自然也没必要保留这么大的一套人马。

    因此,民航局应该很快会进行调整,从直属局变成相关部委下属的二级局,剥离大部分行政职能成为一个相对单纯的业务部门。

    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了。

    这也是为什么常浩南刚才会跟张洪飚说,沪飞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保质保量交付订单——

    尽管支线客机在华夏这种人口规模和国土面积的国家很难成为主流,但哪怕只是飞一些边疆地区,以及中西部的航线,也足够养活这个型号了。

    而只要能稳定、安全地持续运营几年,在有FAA和EASA适航认定加持的情况下,出口,也几乎是顺理成章。

    再加上一部分军用平台和专机订单……

    毫不夸张地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庆祝仪式结束之后,自然是例行的宴会环节。

    只不过,沪飞这次可以说是别出心裁。

    既没有选择高档酒店,也没有在集团餐厅。

    而是直接把宴会场设置在了总装车间附近的露天位置。

    4月中旬的上沪,天气刚好是可以称之为凉爽而不寒冷的程度。

    徐徐清风吹来,身边不远处就是作为今天庆祝主角的五架客机……

    倒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一片觥筹交错当中,常浩南向周庆之和旁边的联航代表举杯。

    “那就,预祝你们的首次商业运营成功!”

    ……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

    马萨诸塞州,克雷数学研究所。

    一大早,兰顿·克雷就急匆匆地走进了研究所负责人,同时也是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亚瑟·杰夫的办公室。

    刚进门,他就把手中拿着的一份报纸放在了后者面前,然后一屁股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

    “亚瑟,下个月,法兰西学院会举办一场千年数学会议,我们得搞点动静出来。”

    两年之前,二人共同创立了这个研究所。

    因为出资人和冠名人克雷的主业是个商人,所以研究所的日常工作都是由杰夫来负责。

    不过,前者毕竟是金主,在关键的事情上还是有话语权的。

    克雷研究所说是个非牟利性质的机构,但是众所周知,非牟利性质≠不牟利。

    兰顿·克雷在研究所上面投入大把经费,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他对数学这种自己学不太懂的学科有点兴趣。

    但更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借此在学术圈获得一定的影响力。

    客观来说,他在这方面还是挺成功的——

    尽管研究所成立至今才过去两年时间,但在理论数学这个圈子里已经算是小有名气。

    哪怕是一些知名数学家,也至少会对兰顿·克雷这个名字留有一定印象。

    如果是在公开场合,也会出于客套地“高度评价”几句。

    数学家也是要吃饭的嘛。

    不过,克雷本人对于现状仍然不够满意。

    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克雷研究所能够成为像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那样世界顶尖,就算水平不能顶尖,至少影响力也要顶尖的研究机构。

    “搞点动静?”

    杰夫拿起报纸,目光飞速扫过上面的报道:

    “兰顿,你知道,数学研究是需要灵感的。”

    “现在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也不可能给你保证说拿出什么轰动世界的成果来。”

    “嗯……”

    克雷有些沮丧,但也知道对方说的没错。

    数学这东西,不是你肯砸钱就一定能出成果的。

    至少在规定时限内不行。

    “本来,我准备去年年末就以研究所的名义开一次千禧年数学家大会的,结果被普林斯顿那边抢了先,这次又是法兰西学院……”

    “要是再继续拖下去的话,那千禧年这个举世瞩目的时间窗口可就要过去了……”

    从1999年末到2000年上半年,庆祝千禧年的活动都比较正常。

    但要是到2000年下半年你还在庆祝千禧年……

    就显得比较怪了。

    所以,留给克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看着老友兼金主一脸焦虑的样子,杰夫也只好开动脑筋思考起来。

    而作为一个数学家,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野路子:

    “兰顿,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或许你曾经听说过,在一百年前,也就是1900年,大卫·希尔伯特在第二届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23个数学难题?”

    实际上,兰顿·克雷并没有听说过。

    他当然知道希尔伯特,但也就仅限于知道而已。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听懂对方的意思。

    “你是说,我……呃……咱们研究所,也可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号召数学家们来解答?”

    亚瑟·杰夫摇了摇头,似乎是对克雷的不自量力有些无奈:

    “光是号召肯定不行,希尔伯特在1900年的时候已经是举世闻名的数学大师了,他提出23个数学难题自然有人响应,咱们研究所……”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看沙发上的克雷:

    “咱们研究所最多算有个名字,谈不上什么名气……所以要想有足够的影响力,那还需要一些添头。”

    “伱是说……悬赏?”

    “对,金额越大越好。”

    杰夫回答道。

    “那……十万美元?”

    克雷试探着问道。

    “噗——”

    杰夫差点把刚喝进嘴里的咖啡吐出来。

    “十万美元还少?”

    克雷感觉有点头皮发麻。

    要知道,他每年虽然给研究所提供大量经费,但这种对科研的赞助其实是一种避税方式,相当于并不需要他本人真的损失多少钱。

    但要是悬赏的话,那钱可是结结实实地撒出去了。

    “十万美元确实不少,但你既然要的是噱头,那肯定不够。”

    杰夫回答道:

    “至少得一百万美元。”

    “嘶……那我要是也提出23个……两千三百万美元?”

    “不是……”

    杰夫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首先,现在大概率已经没有23个分量足够的数学问题让你去悬赏了。”

    “其次,既然是悬赏,那就是被解决之后才需要给钱,你不会以为能一直被留到现在的那些数学问题,会很容易就被人解开吧?”

    “如果我们把问题的难度等级拉得高一点,比如霍奇猜想、黎曼假设、N-S方程的解析解、还有庞加莱猜想这些,我估计再过几十年都未必能有人解决,到时候你的悬赏一直挂着就行了……”

    一番解释下来,克雷也意识到,这个思路确实可行。

    紧接着,他认为,既然希尔伯特列出的问题叫做“世纪数学难题”,那他悬赏解决的这些问题,怎么也得有个更高大上的名字。

    “不如我们就把这些问题叫做‘新千年大奖问题’,或者‘千禧年数学难题’,如何?”

    “出钱的是你,叫什么我都没意见。”

    杰夫的眼中也闪着名为兴奋和野心的光芒:

    “但悬赏中具体包括哪些问题,我希望能由我来决定。”

    (本章完)


  (https://www.xlwxsww.com/1990/1990018/1111027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