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纨绔世子不好当大结局 > 第250章 无大所谓

第250章 无大所谓


天子的困惑很多,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

  齐烨很是无语,死活没想到这老登会从宫中跑出来,跑到城外,来到南庄,而且就带了十来个禁卫,也不知道是傻大胆还是真的万人敌。

  无奈之下的齐烨只能将老六等人带回了自己的小院,叫人上了茶水、果干,最后闹心扒拉的坐在了老六的面前。

  天子对旁边的太子和赟乘泰说道:“朕还未开口,他便坐下了。”

  要知道太子、户部尚书,都搁那站着呢,喻文州没站着,他根本没被允许入院。

  喻文州都不如他儿子,至少喻斌进来了,站在了齐烨的身后。

  老六似笑非笑:“朕如何说的,看吧,这便是朕不喜他的缘故。”

  小二和老赟相视一笑,刚才齐烨不在的时候老六可不是这么说的。

  齐烨苦笑道:“陛下,这是学生的家,在自己家还不能坐?”

  “君臣有别。”

  “学生不是臣。”

  “上下尊卑。”

  “您是客,再是贵客也不能…算了。”

  齐烨刚要站起身,天子挥了挥手:“坐。”

  特么的神经病,齐烨心里骂了一声,老老实实的坐下了。

  老六将写着三字经内容和标注拼音的纸张放在了桌上,随即看向了喻斌,面露几分犹豫之色。

  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老六回头轻唤了一声“城书”。

  被文德挡在外面的喻文州“唰”的一下冲了进来,笑吟吟的,这老登,终究还是爱本官的。

  天子收回目光,指了指桌上的纸张。

  “说吧,怎地一回事。”

  齐烨又站起身了,强行给喻斌摁在了凳子上。

  “给陛下好好解释解释。”

  喻斌的眼眶,红润了。

  君臣几人面色各异。

  天子困惑不已。

  赟乘泰微微叹了口气。

  喻文州满面诧异之色。

  天子困惑,是因为发觉自己愈发看不懂齐烨了,或是说,从来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齐烨。

  赟乘泰叹气,是因为知道段平这辈子都不会入户部为官了。

  至于喻文州,心思最是复杂。

  换了平常人,削尖脑袋也想在天子面前露露脸。

  不说齐烨教授百姓之子读书这件事代表的意义,光说这蒙学之物,还有可让人识字的拼音,这两件事足以声名大噪。

  再看齐烨,从头到尾都是能避就避,避不开就将喻斌推出来,让喻斌在天子面前“表现”。

  一时之间,喻文州有些“懂了”,懂为什么自己的好大儿愿意拜齐烨为师,如果自己年少懵懂之时碰到个这么一位主儿,自己也愿当门下走狗。

  换位思考,即便是亲爹,都未必能将这种机会让给别人。

  其实君臣几人的想法都差不多,齐烨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救济灾民如此大功,推给了段平,马蹄铁推给了公输甲,现在,又让喻斌出来露脸。

  喻斌眼眶红红的:“恩师,这分明是您…”

  “让你说就说。”齐烨没好气的打断道:“抄录三字经的,是你,教授孩子的,也是你,整理三字经的,还是你,抄、补、教,统统是你,让我说个什么劲儿。”

  喻斌刚要再说什么,天子催促道:“莫要婆婆妈妈,叫你说就说。”

  “是。”

  喻斌深吸了一口气,指向纸张上的拼音。

  “还请陛下随学生读念。”

  “好。”

  就这样,喻斌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叫,不断纠正发音,包括文德在内,其他人也跟着学。

  也就小半个时辰,大家记得七七八八,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群真正的精英,记忆超群,领悟力过人,哪怕是上了年纪的老六和老赟也是如此。

  学会了拼音,一群人如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边惊叹,一边随意指着纸张上的字去“拼”,去念。

  齐烨则是蹲在墙角和刘旺讨论食堂今日做的鱼有些咸了。

  拼音教授完了,天子又开始问三字经的事,喻斌一五一十的回答,其实没什么可解释的,蒙学所用。

  天子几人越是看,越觉得心惊不已。

  作为华夏数千年历史中最耳熟能详的启蒙教材,三字经浅显易懂,内容无所不包,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忠孝节义等等,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最为难得的则是短小精悍朗朗上口。

  不过大家看的是“改编”版的,齐烨删减了很多,只是删减,没有狂傲的去修改或是画蛇添足,再一个是好多内容都想不起来,想到哪写到哪。

  即便如此,这蒙学的三字经也足够叫君臣震惊了。

  如今大康朝所使用的蒙学读物,多是《史籀篇》与《千字文》。

  《史籀篇》算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学童蒙学读物了,四字一句,内容却是以记录君王事迹为主。

  《千字文》稍微好些,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也是全文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

  不说《史籀篇》,光说《千字文》,一千个字没有重复的,虽然也是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内容,却无法达到识字巩固的目的,这也是最大的不足之处。

  因此《千字文》也多用于学童识字,反倒是忽略了所体现的道理与含义。

  同样是蒙学、培养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三字经》相比之下就没有这样的缺点,更加朗朗上口,也更加印象深刻。

  “成书!”

  一声“成书”,天子康止戈斩钉截铁,看向墙角的齐烨:“如何。”

  蹲在墙角的齐烨扭过头,刚要开口,老六骂道:“堂堂幽王府世子,如蟊贼一般蹲在那里,成何体统!”

  齐烨猛翻白眼,我特么王府都被没收了,我还注意个锤子形象注意。

  站起身,齐烨站在喻斌身后,双手拍了拍后者的肩膀。

  “行啊,成书呗,叫喻斌编撰成书。”

  “不可!”

  这一声“不可”是喻文州喊出来的,连连摆手:“斌儿年纪幼小,才疏学浅,何德何能可撰文成书,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喻文州是真吓着了,古代可不像后世,只要花点钱,阿猫阿狗都能写书。

  在古代出书,首先是不能水字数,比如写个游庄,这点小剧情水个十来章,容易挨骂,是不被允许的,人们更注重的是“精”,而非“多”,文字需要有深度、内涵,不断精炼,将每个字都发挥到了最大作用。

  其实这些都无所谓,主要是你敢不敢写。

  抛开个人文学素养、技术难题、投入精力和金钱等,最主要的是“写”。

  书,不是谁都能写的,甭管是什么书,不是你写了就成书了。

  打个比方,当今太子少师季伯昌,写了六千字,各种水剧情,不说这书能不能流传下来,至少本朝本代,士林是会夸赞的,朝廷也会支持,并且叫人抄录。

  再打个比方,齐烨也出一本书,六千字,就是将黎曼猜想、黑洞熵公式,哪怕将费尔马大定理给解出来,即便人们能看懂,依旧不承认这是一本“书”,因为是齐烨写的。

  首先,写书的人得有个好名声,大名声。

  其次,写书的人必须得到士林支持。

  最后,才是写书的人得有真才实学。

  当然了,如果只是三字经的内容,喻斌也能“写”,也能“成书”,他虽是年少,却是实打实的国子监学霸中的学霸,在士林之中也小有名声,这个小有名声的“小”,并非是指他名声不大,而是“年纪”,和那些名士大儒比起来,他唯一欠缺的就是活的不够久。

  再加上喻斌出身喻家,名门望族,真要是将三字经成书,并非难事。

  正是因为并非难事,喻文州才拒绝,必须拒绝。

  如果天子同意了,那么喻文州可能真的给齐烨磕几个认幽王府世子当爹了。

  “不错,此事,不应交于喻监生。”

  赟乘泰开了口,摇了摇头:“倘若当真叫喻监生成书,那么喻家…”

  话没说完,意思都明白,就连喻文州都不断点头。

  喻斌出了书,还是蒙学之书,大力推广后,本就是顶级豪门的喻家将会更上一层楼,不严谨的来讲,几年之后,十几年之后,但凡学过《三字经》的,都得称喻斌一声“师”。

  不像其他的书,作者早就死了,可喻斌还活着,而喻斌又出自喻家,到了那时,喻家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烈火烹油正是如此,哪怕是出自喻家的喻文州,都不敢让喻斌将这三字经成书。

  “那就那谁吧。”

  齐烨回头看了眼,目光锁定了刘旺:“旺仔,那你来成书吧,署名刘旺。”

  “齐烨!”

  天子气得够呛:“你闹够了没有!”

  齐烨一头雾水:“没闹啊。”

  老六差点没让齐烨这仨字给噎死,因为他发现,齐烨真的没在开玩笑,也真的没将这种名传千古之举当回事。


  (https://www.xlwxsww.com/2091/2091352/1111085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