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魏风华章节目录 > 第一百八十章 练刀与风波

第一百八十章 练刀与风波


  夏秋交际的节气,天依然亮得很早,宫城南面迎春巷的宅子里,穿着断袖箭袍的顾怀正在湖边练刀。

说是练刀,其实早就已经过了重复劈砍的枯燥无味过程,大多数时候他都只是扎着马步,将那把直刀平举,闭眼感受着身体的延伸,然后宛若裹挟着风雷般猛地劈出一刀,寻找着某种搏杀时拨云见日的韵味。

事实证明他在练刀上确实没什么天赋,这几年虽然习惯了把刀子拎在手上,可如今离王五那种从小习武的人距离还很远,箭术倒是一骑绝尘,可随着身份地位越来越高,以前那样艰难讨生活的日子怕是不会再有了,武道上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精进。

他倒是很看得开,一开始练刀练弓不过也只是为了活下去有自保之力,后来渐渐告别了风餐露宿的生活,再加上确定了这世上没什么太过超凡的力量,当初脑海里不切实际的成为武林高手一类的想法也就渐渐淡了下去。

当然,一开始他也曾好奇过,是不是这世上真有比如轻功比如内力之类的东西,后来遇到了王五,听到他这样问,那厮笑得差点岔气,说练武要真能练成所谓的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之类的,那谁还去读书?一人一马仗剑走天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事儿也就少爷你才信,好多绿林好汉穷得饭都吃不上...

所谓练武不过是日复一日地打磨身体,在生死相搏的刹那爆发出所有的力量,然后在刀光剑影间用无数次濒临死亡的经验让自己的刀更快一点,从本质上来讲,什么武功路数什么打坐养气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自己在面临生死的时候更冷静更沉稳一点。

所以想象中高手飞来飞去剑气四溢的场景大概是不会有了,更多的是两个人仿佛野狗一般撕咬,活下来的那个想怎么体面就怎么体面。

自此算是死了心,练刀也就变成了某种早起的习惯,有了京城的大宅子后,练刀更是变成了不错的消遣,毕竟风景太好看,空气太清新,甚至顾怀都有了种错觉,仿佛闭着眼也能感受到身边的环境,越来越清晰的五感在告诉他脚下泥土松软的程度,风里花香的抑扬顿挫,还有一旁有些悦耳的嚼草声...

他睁开眼,看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跑过来瞪大马眼的踏雪,嘴里嚼着不知从哪儿叼的花,吃惊地看着自己的主人,不知道主人到底在干嘛半天了一动不动...

好气又好笑地给了马屁股一巴掌,继续赶它去一旁的树林里当野马,顾怀走进后宅换上儒衫,和努力了很多天扫除进度也才三分之一的小侍女吃了早膳,便悠悠然出了门一路去了国子监。

跟在他身后的是魏老三,王五那厮回到京城后安分了没几天就跑去青楼流连,按理说他和魏老三应该轮流担任亲卫来着,可魏老三是个老实人,每天除了窝在宅子里锻炼肌肉也没其他爱好,自告奋勇要跟着顾怀多走走见见世面,用他的话说就是祖上十几代人都没读过书没想到他魏老三还有进国子监的一天,实在是祖坟冒了青烟之类的。

顾怀不太喜欢出门必坐马车的做派,所以回城时的那架就放在了宅子里的库房没动过,踏雪也就避免了从名驹变成拉车劣马的命运。

好在国子监离宅子并不远,在国子监的士子们熙熙攘攘地走进大门的时候,他也踏着钟声走进了学舍,偶尔在路上遇见帮自己代算学课的宋明,看着他因为自己回京后越来越浓的黑眼圈,不仅没有丝毫愧疚反而越来越觉得这学生好用--也只有此刻才能勉强体会杨溥使唤自己做事时的满足感。

最近的科学课不太主讲认知这个世界,顾怀回京后把重点放在了化学上,原因自然是想让大魏最出色的士子们帮他打白工爬爬火药和热武器的科技树,可讲着讲着味儿就不对了,有学生一拍脑门说这听起来怎么这么像炼丹术?顾博士发了失心疯想让他们去当方士?

由此又只能开一堂课解释通化学和炼丹术的本质区别,顾怀原本还想把元素周期表弄出来,可折腾了好几个日夜都填不满,最后也就只能悔恨一下当年的同时表示这是给学生们留下的道路,希望日后有学生能帮他完成这个伟业。

--也不知怎的自从进了国子监后他挖坑的本事就越来越熟练。

之前的一堂科学课已经讲到了最近在京城掀起风潮的,江南平叛上运用到的大炮的原理,也就是能量转换、热力学和机械学之类的,同时还引申出来讲了讲热能转换为动能的代表技术之一的蒸汽机,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国子监内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渐渐有所冷却的实验热情,被他这几句话彻底点燃了。

烟花总是好弄的,火药配比可以自己尝试,从那堂课起,整个国子监内便时而响起一声晴天霹雳--一开始还有士子被吓得脸色大变,可后来也就知道了又是科学结社那帮疯子在搞事情,比起以往的跳楼来说,这次还算好的了。

可后来他们就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当正午时分许多士子吃完饭后悠然地午休时,乙七舍内响起了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随之而来的是间邻好几间宿舍的倒塌,据说有人冒险冲进去抬出来个满身鲜血淋漓的士子,那家伙被送去医馆时还在喊:

“成了!小爷我成了!顾博士诚不欺我,果然艺术就是爆炸!”

这样一来事情就大条了,顾怀也没想到这帮疯子在国子监内做实验能炸得这么响,据说一向温和的祭酒大人都当众发了火,事后找到顾怀这儿委婉地提醒他国子监毕竟是读书的地方。

由此引发的恶劣影响还没完,温言刚走,帝国军方就找上了门,就算那些老将军都对顾怀青睐有加,但兵部内部还有文官,他们见到顾怀问的第一句话就是:

“天雷火炮秘方怎能外泄?还用到国子监教学?若是被辽国得去怎么办?”

当着顾怀的面问责这番话颇有些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意味,顾怀也是此刻才明白杨溥的煞费苦心,朝廷里的人并不都通情达理,也并不都对他饱含期望,官职太高,名声太响,很容易就被许多人盯上--这样一来想做事情未免就束手束脚。

如果没有杨溥挡在前头,他哪里能回到京城忙活着自己的事情不受打扰?只是如今的举动实在是捅了兵部的心窝子,他们才连杨溥都不管了出面找麻烦。

然而顾怀只用一句话就把他们堵了回去:“辽国想学,就让他们学,技术是迭代的,等再过两年,他们想学也没办法学了。”

有些人勃然大怒,有些人沉默以对,但大多数人都对顾怀这种在国子监内普及科学教育一同研究的举动不认同,但不知道杨溥做了什么,这件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没有闹到决裂的地步。

但国子监内的乱象终究还是得管管,温言的面子要给,顾怀也不想哪天听到某个士子把自己送上了天的事情,所以在喝止了这些跟小孩子拿到鞭炮一样什么都想炸一下听个响的士子后,火枪和蒸汽机的教学研发,便渐渐提上了正式的日程。

就是不知道到底要花多久。


  (https://www.xlwxsww.com/2095/2095240/5123862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sww.com